腧穴的基本概念
腧穴是人体上与脏腑器官和有关部位相联系的特殊区域。它从属于经络,具有输注气血、反映病痛和感受信息的特性。
腧穴又称孔穴、穴道、穴位。《内经》中又将它称作“节”、“会”、“空”(孔)、“气穴”等。“腧”原写作“输”,有“内外相输应”的意思,说明它通过经络而与脏腑和其他部位相输通;“穴”是空隙凹陷的意思,说明它多位于肌肉纹理和骨节空隙凹陷处。《千金要方》说:“肌肉纹理、节解缝会--宛陷之中,及以手按之,病者快然。”指按压腧穴处常较为敏感或呈现舒适感。从形态结构的观察证明,穴位部的皮肤、皮下、肌层等组织内包含有各种感受器、游离神经末梢、神经束和神经丛等,形成特为敏感的区域。
腧穴的基本特性
从经络理论来分析,腧穴从属于经络,它是通过经络系统与体内的脏腑和有关部位相联系。形式上,腧穴与经络是“点”与“线”的关系。这些“点”有的直接与经脉相通,有的与其“支而横者”的络脉相通,位置有深有浅,区域有大有小。如位于四肢末端的穴位较小较浅,位于大关节附近的穴位则较大较深。《内经》称腧穴为“脉气所发”和“神气之所游行出入”处,即指腧穴为经络气血集散之处,这是腧穴输注气血的特点。
腧穴与脏腑密切相关,在疾病情况下,腧穴有反映病痛的功能。《素问•气穴论》说“孙脉”(细小的络脉),能“以溢奇邪,以通营卫”。腧穴即当孙络和卫气散布的所在。
腧穴部感觉、色泽和形态的异常,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脏腑经络的病变。其主要表现在压痛、酸楚、硬结、隆起、郁血、松陷等。明代张介宾于《内经》:“留瘦不移,节而刺之”的注解中说:“凡病邪留不移者,必于四肢八溪之间(指四肢关节)有所结聚,故当于节之会处索而刺之。”结聚,当是指皮下硬结等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并不限定在四肢,更多见于躯干部穴位。它既可反映局部软组织的疾患,还可反映脏腑病症。如肺脏病症常可在中府、肺俞、膏肓俞等穴出现压痛;冠心病病人可在神堂出现压痛;胃下垂病人常在足三里处出现条索状物,中脘处出现结节,胃俞处出现凹陷等。要据穴位能反映脏腑病症这一特点,近代还发现了一些新的穴位,如在小腿外侧部的足三里和上巨虚之间找到反应阑尾病变的阑尾穴。近人还应用了穴位温度测定、电学测定、光学测定等法,以进一步探索研究腧穴和脏腑及其疾病的关系。
明•汪机《针灸问对》说:“经络不可不知,孔穴不可不识。不知经络无以知气血往来;不知孔穴无以知邪气所在。知而用,用而的,病乃可安。”指出了经络与穴位的关系及其重要性。针灸等法都是通过作用于腧穴而实现的,它基于经络腧穴所具有的传导感应和调整虚实的功能。针刺穴位时所出现的“得气”和“行气”现象就是经络传导感应功能的具体表现。《素问•五藏生成》解释穴位的特点时说:“此皆卫气之所留止,邪气之所客也,针石缘而去之。”针灸等法就是通过穴位来调气,以补虚泻实,扶正祛邪。针刺穴位首先接触到卫气,其次到营气,再次到谷气,到达谷气即出现应有的感应。“刺之要,气至而有效”,主要是指谷气。《千金翼方》说:“凡孔穴者,是经络所行往来处,引气远入抽病也。”说明穴位是通过经络而与人体各部发生联系,能“引气远入”而治疗有关病症。近代大量的观察和研究证明,针刺穴位所起的调整作用是多方面的,除对神经系统功能有明显影响外,还对内分泌、呼吸、血液循环(包括微循环)、消化、排泄、防御等系统的功能以及体温与物质代谢等方面的调节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腧穴的发展
人体上的腧穴是人们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陆续发现的。在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记有一些灸治用的穴位。《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了扁鹊用“三阳五会”穴治疗尸蹶;还叙述了仓公(淳于意)“论俞所居及气当上下出入”。讨论穴位的位置及“气”的传导等情况。通过长期的实践,随着经验的积累,逐步掌握了腧穴作用特性的规律,并予以整理,形成了系统的理论,对腧穴进行了分类和归径。
一、数量的增加
腧穴的发现是由少到多,逐步积累起来的。《内经》中虽有《灵枢•本输》、《灵枢•背腧》、《素问•气穴论》、《素问•气府论》等论述腧穴的专篇,《气穴论》还提到“气穴三百六十五,以应一岁。”但实际上,《内经》各篇所载的穴名恰为160。《针灸甲乙经》所转载《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一书中的内容,其穴名为349。后世《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针灸资生经》、《十四经发挥》、《类经图翼》、《医宗金鉴》等书又略增补,至《针灸逢源》十四经穴名为361。其间所增加的经穴并不算多,可见历代对此都持慎重态度。
二、主治的扩展
历代文献对各腧穴主治经验的记载不断增多,由简到繁。一般说来,记载内容众多者往往是临床较为常用的穴位,其适应范围广,治疗作用大。如足三里是临床最常用的经穴之一,文献记载内容最为丰富。早在《内经》中说有多处论述;后世针灸歌赋中也反复提到,人们对足三里治疗作用的认识是逐步扩展和加深的,《内经》中主要阐述足三里对胃肠的调整作用,凡是“邪在脾胃”,无论虚实寒热都可“调于三里”;对“邪在胆,逆在胃”的呕逆症,还可“取三里以下胃气逆”。《明堂孔穴针灸治要》、《针灸甲乙经》主要补充了足三里的泻阳明经热的作用,以治狂歌、妄言、口噤、喉痹、乳痈有热等。至三国时,华佗才提出“疗五劳赢瘦,七伤虚乏”;南北朝时,秦承祖指出其“诸病皆治”。说明那时已强调其补虚、益气作用。《外台秘要》说:“人年二十以上,若不灸三里,令人气上冲目。”后人即据此而常灸三里以防治中风,称之为“保健灸”。宋代张杲《医说》载:“‘若要安,三里莫要干’。患风疾人宜灸三里者,五脏六腑之沟渠也。常欲宣通,即无风疾。”说明历代对足三里的认识日益深化,主治病症逐步扩展,且从治疗发展而为预防保健之用,但三里用于“气上冲目”,主要是指情志所伤的上盛下虚症,而不是指外感风邪之症。元代李东垣因而指出:“六淫客邪,及上热下寒、筋骨皮肉血脉之病,错取于胃之合(足三里),大危。”辨明表里,又使对经穴主治作用的掌握更趋明确。
三、性能的归类
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化、系统化,古代医家根据腧穴所在位置和主治作用方面的不同特点,于分经之外又划分不同类别(五腧穴、原穴、络穴、郄穴、背俞穴、募穴、交会穴等)。早在《内经》中就已有五腧穴、原穴、络穴等记载,《明堂孔穴针灸治要》则全面记载了四肢部的井、荥、输、原、经、合、络、郄穴;头身部的俞、募穴及各经交会穴,这些有特定称号的腧穴近人称之为特定穴,《难经•四十五难》又提出脏、腑、气、血、筋、脉、骨、髓八个会穴,如以脾募章门为“脏会”,胃募中脘为“腑会”等。宋元时期针灸家又提出“八脉交会穴”,认为上下肢有八个经穴分别通向奇经八脉,如以手厥阴络穴内关通阳维脉,手少阳络穴外关通阳维脉等。这种从不同的理论概念对经穴进行组合归类以说明其主治特性,对于临床选穴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后世针灸家也常从临床实用出发提出一些常用要穴,或编成歌诀以便于记诵,如《四总穴歌》、《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歌》等。这只是说明经验用穴,与按性能归类的意义有所不同。
四、奇穴的应用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有些奇穴的发现要比经穴为早。有的经穴即来源于奇穴,如风市初见于《肘后方》,后被归入足少阳胆经;膏肓俞初见于《千金方》。后被归入足太阳膀胱经。部分未被归入十四经系统者,或近世所发现的新穴,则以“奇穴”的形式流传,如印堂、太阳、阑尾、胆囊等穴,有些奇穴则是出于经穴的演变或传误,如《千金方》所载“手逆注”原系于阳明大肠经温溜穴的别名;《医学入门》所载“痞根”实即是太阳膀胱经肓门穴的演变。奇穴在历代针灸学著作中续有收集,明•方贤《奇效良方》专列“奇穴”一节,集有26个奇穴。《针灸大成》、《类经图翼》等书也有专篇介绍,收集奇穴数目更多。
腧穴的定位
正确取穴和针灸疗效的关系很大。现代临床常用的腧穴定位与取穴方法有:
(一)骨度分寸法
始见于《灵枢·骨度》篇。它是将人体的各个部位分别规定其折算长度。作为量取腧穴的标准。如前后发际间为12寸;两乳间为8寸;胸骨体下缘至脐中为8寸;脐孔至耻骨联合上缘为5寸;肩胛骨内缘至背正中线为3寸;腋前(后)横纹至肘横纹为9寸;肘横纹至腕横纹为12寸;股骨大粗隆(大转子)至膝中为19寸;膝中至外踝尖为16寸;胫骨内侧髁下缘至内踝尖为13寸;外踝尖至足底为3寸。
常用骨度分寸表
分部 |
部位起点 |
常用骨度 |
度量法 |
说明 |
头部 |
前发际至后发际 |
12寸 |
直量 |
如前后发际不明,从眉心量至大椎穴作18寸。眉心至前发际3寸,大椎至后发际3寸 |
胸腹部 |
两乳头之间 |
8寸 |
横量 |
胸部与胁肋部取穴直寸,一般根据肋骨计算,每一肋两穴间作1寸6分 |
胸剑联合至脐中 |
8寸 |
直量 |
脐中至趾骨联合上缘 |
5寸 |
背腰部 |
大椎以下至尾骶 |
21椎 |
直量 |
背部直寸根据脊椎定穴,肩胛骨下角相当第七(胸)椎,髂嵴相当第十六椎(第四腰椎棘突) 背部横寸以两肩胛内缘作6寸 |
上肢部 |
腋前纹头至肘横纹 |
9寸 |
直量 |
用于手三阴、手三阳经的骨度分寸 |
肘横纹至腕横纹 |
12寸 |
下肢部 |
耻骨上缘至股骨内上踝上缘 |
18寸 |
直量 |
用于足三阴经的骨度分寸 |
胫骨内側髁下缘至内踝尖 |
13寸 |
股头大转子至膝中 |
19寸 |
直量 |
用于足三阳经的骨度分寸;“膝中”前面相当犊鼻穴,后面相当委中穴;臀横纹至膝中,作14寸折量 |
膝中至外踝尖 |
16寸 |
(二)解剖标志法
1.固定标志
指不受人体活动影响而固定不移的标志。如五官、毛发、指(趾)甲、乳头、肚脐及各种骨节突起和凹陷部。这些自然标志固定不移,有利于腧穴的定位,如两眉之间取“印堂”;两乳之间取“膻中”等。
2.动作标志
指必须采取相应的动作才能出现的标志。如张口于耳屏前方凹陷处取“听宫”;握拳于手掌横纹头取“后溪”等。
(三)手指同身寸
是以患者的手指为标准,进行测量定穴的方法。临床常用以下三种;
1.中指同身寸:是以患者的中指中节屈曲时内侧两端横纹头之间作为1寸,可用于四肢部取穴的直寸和背部取穴的横寸。
2.拇指同身寸:是以患者拇指指关节的横度作为1寸,亦适用于四肢部的直寸取穴(图10-3)。
3.横指同身寸:又名“一夫法”,是令患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准,四指测量为3寸。
(四)简便取穴法
临床上常用一种简便易行的取穴方法,如两耳尖直上取“百会”,两手虎口交叉取“列缺”垂手中指端取“风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