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一
施××, 女,32岁。
主诉:行经腹痛加重3年。
病史:患者痛经已有18年,近年来腹痛剧烈,伴腰骶部酸痛、下坠感。经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腺病。经服西药治疗后,未效,又取中药效果亦不佳,西医建议手术治疗。此次经来腹痛,疼痛难忍,下垂明显,喜温喜按,经行量少,色暗有块,面浮乏力,食少纳呆。
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
检查:痛苦面容,弯腰扶腹。舌瘀,脉细。
治则:益气行血,祛瘀止痛。
取穴:分二组。(1)足三里、三阴交、血海、外关(均双),气海;(2)子宫、腹腔、肝、肾、神门(均耳穴)
治法:二组穴均取,以毫针剌法。经行时每日针刺1次,停经期间每周2次针刺。以益气而顺三焦之气,行阴经之血而调冲任。
数月后病人痛经减轻,内膜异位囊肿直径由5cm缩为3cm,避免手术。
(俞瑾医案)
医案二
赵××,女,39岁,干部。1989年1月24日初诊。
主诉:经行腹痛4年。
病史:患者4年前因感受寒湿后开始行经腹痛,每月发作1次,曾在某医院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经服西药治疗后,未效,又取中药效果亦不佳,故来我处求治。现症:腹痛难忍,大汗淋漓,呻吟不止,月经量少,色暗有块,腹痛得热则减,伴有头痛,周身乏力,食少纳呆。二便正常。
检查:神清语明,痛苦面容,弯腰扶腹,手足欠温。舌质淡,苔薄白,脉象沉迟。
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
治则:温经散寒,化瘀除湿。
取穴:中极、归来、三阴交、秩边。
治法:取上穴每日针灸1次,中极、归来针上加灸,每穴灸3壮;三阴交、秩边只针不灸。
经治疗10次后,其痛乃止。以后每月月经来潮前5天进行温针治疗,连续治疗4个月,痛经而止。
(纪青山医案)
【主要参考文献】
[1]倪生菊等.针灸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止痛疗效观察.上海针灸杂志,1992;11(1):16
[2]汪慧敏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针灸治疗临床研究.针剌研究,2000;25(2):148
[3]向东方.耳穴埋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痛经37例临床研究.中医杂志,2001;42(10):596
|